?;瑴扉T會總會舊址。 鶴報融媒體記者 靖桂宇 攝
楊貫一(二排左三)在新鄉工作時的合影。 (家屬供圖)
□鶴報融媒體記者 靖桂宇
在??h屯子鎮,有個大名鼎鼎的村莊——三角村,這里是抗戰期間名震豫北的??h天門會總會舊址所在地。以三角村人楊貫一為會長、共產黨員胡紫青為參謀長的??h天門會,在豫北一帶書寫了英勇的抗日歷史篇章。4月12日,記者走進三角村,探訪那些令人動容的紅色故事。
血戰余營,痛擊日偽軍迅速揚名
1926年,湯陰土匪李希照、鄭合率匪徒到三角村搶東西抓人,激怒了三角村人。聽說林縣天門會人多勢眾,能抗匪保家,三角村士紳楊清林便讓其子楊貫一率領楊萬興等40余人分兩批赴林縣(今林州市)黃蟒峪村向林縣天門會學習。
1938年3月,侵華日軍攻占??h后,李希照、司華生等土匪趁亂在豫北一帶燒殺搶掠。楊貫一決定成立??h天門會,并提出“不打日本國亡,不打土匪家破”的口號。
1938年5月,駐安陽日偽軍1000余人在土匪帶領下到屯子鎮搶糧。“當日偽軍來到余營村附近時,我父親集合了多個村莊的??h天門會會員,手持大刀長矛和日偽軍交戰,一直打到天黑才結束。這一仗共打死打傷日偽軍200余名,繳獲小鋼炮2門、炮彈12發、炮架1個、子彈12箱,以及16輛卡車。后來,這些東西通過常仙甫送給了衛河東的八路軍。”楊貫一的女兒楊芹田介紹。
從此,??h天門會在豫北一帶聲威大震,要求入會的人絡繹不絕???、滑、湯三縣建立天門會的村莊迅速發展到300多個,會員3萬余人。
積極向黨組織靠攏
楊貫一的兒子楊釗田介紹,1939年,冀魯豫軍區第一分區司令員朱程派王質夫、胡紫青到??h設立八路軍情報站。為更好地開展工作,經上級批準,胡紫青(常仙甫女婿)、傅凌云(楊貫一表弟)先后加入??h天門會。胡紫青還擔任了參謀長一職。
之后,中共地下黨員通過多種途徑進入??h天門會各武裝團體,并擔任重要職務,從而使其成為我黨的秘密武裝力量。
隨著斗爭形勢的發展和需要,??h天門會的常備武裝隊伍也不斷擴大。到1943年,??h天門會的常備武裝已發展到4個大隊33個分隊,還有直屬總處的兩個警衛隊、一個便衣隊、一個學兵隊和兩個衛士班,共計3000余人。其間,??h天門會中的黨組織也由一個發展到19個,黨員增加到了260余人。
暗中支援根據地發展
抗戰期間,??h天門會搜集了大量的日偽軍情報,尤其是對我根據地進行掃蕩的準確情報,為冀魯豫軍區抗日減少了損失,保存了戰斗力量。
在八路軍攻打頑匪孫步月時,??h天門會讓張本生(中共地下黨員)等人將存放在喬村姜廷慶家的200來斤子彈送往前線,支援八路軍。1944年至1945年,??h天門會在蘇村、胡村等村莊協助征糧25萬公斤,送往沙區抗日根據地。
侵華日軍掃蕩時,??h天門會還讓根據地的干部群眾轉移到??h天門會的活動區域。八路軍有些傷病員急需醫治,胡紫青、傅凌云等人就把他們安置在??h天門會后勤醫院進行醫治。
加入革命隊伍名留青史
1945年8月12日晚上,冀魯豫軍區敵工部副部長王樂亭在屯子鎮召集楊貫一、胡紫青、傅凌云、宋在明開會,希望??h天門會加入革命隊伍,奪取最后的勝利。楊貫一決定亮明身份,加入革命隊伍。次日,??h天門會各常備武裝集結屯子鎮,通過割電線、搭浮橋、扣留偽警察所人員等方式嚴密封鎖消息,并偵察和掌握敵人動向。
8月14日,??h天門會600余人在屯子鎮西門里戲樓舉行大會。會上,王樂亭宣布:“??h天門會是黨的秘密武裝力量,在這里堅持斗爭多年,為黨和人民做了不少工作,今天公開身份,加入共產黨隊伍。”隨后,??h天門會被改編為冀魯豫邊區浚湯支隊,楊貫一為支隊長,胡紫青、宋在明為副支隊長。至此,??h天門會武裝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行列。
“??h天門會加入革命隊伍后,我們全家隨部隊離開了屯子鎮。父親把大哥楊硯田、二哥楊藍田,二叔楊成憲、三叔楊成斌送入部隊,隨晉冀魯豫野戰軍南下作戰。”楊芹田介紹,“大哥楊硯田先后參加過魯西南戰役、淮海戰役、渡江戰役、解放大西南等重大戰役,后來在貴州省安順軍分區任人武部部長(副師級)。二哥楊藍田犧牲在大別山,被追認為烈士。二叔楊成憲轉業后為??h財政局農財股長(離休干部),三叔楊成斌轉業后為安徽省阜南縣原民勞局局長、政協副主席。”
發布時間:2021-04-22 09:46 來源:鶴壁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