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主頁 > 專題 > 慶祝建黨100周年 > 追尋初心 鶴壁印記 >

智斗日寇和土匪、成功起義留青史…… 抗日戰爭時期的??h天門會

楊貫一(二排左三)在新鄉工作時的合影。(家屬供圖)

?;瑴扉T會總會舊址。 鶴報融媒體記者 靖桂宇 攝

楊貫一手稿。(家屬供圖)

記載??h天門會歷史的資料。鶴報融媒體記者 靖桂宇 攝

□鶴報融媒體記者 靖桂宇

 天下艱難際,時勢造英雄。在??h屯子鎮,有個大名鼎鼎的村莊——三角村,這里是抗戰期間名震豫北的??h天門會總會舊址所在地。以三角村人楊貫一為會長、共產黨員胡紫青為參謀長的??h天門會,在豫北一帶書寫了英勇的抗日歷史篇章。4月12日,記者走進三角村,探訪那些令人動容的紅色故事。

血戰余營,痛擊日偽軍迅速揚名

 1926年,湯陰土匪李希照、鄭合率匪徒到三角村搶東西抓人,激怒了三角村人。聽說林縣天門會人多勢眾,能抗匪保家,三角村士紳楊清林便讓其子楊貫一率領楊萬興、崔金貴、馬廷安、尚溫、崔瑞范、劉金榜、馬希春等40余人分兩批赴林縣(今林州市)黃蟒峪村了解林縣天門會。

“1927年,從林縣回到三角村的楊貫一成立了??h天門會。沒多長時間,土匪李希照到離三角村不遠的喬村搶東西,楊貫一便帶著??h天門會會員打跑了李希照。”75歲的三角村村民楊良田說,他爺爺楊萬興當年和楊貫一一起去林縣了解林縣天門會。

村民崔學功今年77歲,他家保存著一本記有??h天門會歷史的??h黨史。

為了解更多有關??h天門會的歷史,記者輾轉聯系到了楊貫一的親屬。在楊貫一親屬保存的史料中,有一份楊貫一的手稿?;瑴扉T會的變遷》,里面詳細記載了??h天門會的發展和變遷。

1938年3月,侵華日軍攻占??h后,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。李希照、司華生、扈全祿等土匪趁亂在豫北一帶燒殺搶掠。侵華日軍和土匪的胡作非為,激起了楊貫一的愛國熱情,他決定重新恢復??h天門會,并提出“不打日本國亡,不打土匪家破”的口號。

在??h天門會抗日保家的過程中,最著名的就是余營之戰。1938年5月,駐安陽的日偽軍1000余人在土匪的帶領下,到屯子鎮搶糧。“當日偽軍來到余營村附近時,我父親集合了幾十個村莊的??h天門會會員,手持大刀長矛和日偽軍交戰,一直打到天黑才結束。這一仗共打死打傷日偽軍200余名,繳獲小鋼炮2門、炮彈12發、炮架1個、子彈12箱,以及16輛滿載槍支彈藥、大米和藥品的卡車。后來,這些東西通過常仙甫送給了衛河東的八路軍。”楊貫一的女兒楊芹田介紹。

從此,??h天門會在豫北一帶聲威大震,要求入會的人絡繹不絕???、滑、湯三縣建立天門會的村莊迅速發展到300多個,會員3萬余人。

投入黨的懷抱

 在當時,??h天門會的活動區域南北分別與日偽軍占領的新鄉、安陽相連,東西分別與冀魯豫邊區、太行抗日根據地毗鄰,戰略位置十分重要。同時,這個區域還駐扎著國民黨的四十軍和新五軍。因此,日偽、國民黨、共產黨都對??h天門會這支農民自衛組織采取了極力爭取的態度。

1939年,冀魯豫軍區第一分區司令員朱程派王質夫、胡紫青到??h設立八路軍情報站。情報站的任務有兩項,一是搜集日偽軍情報,二是近距離觀察??h天門會,相機行事、做爭取工作。胡紫青經過調查后認為,如果能加入??h天門會,就能更有針對性地做好這兩項工作。

“1939年12月,在報請上級批準后,常仙甫領著胡紫青(常仙甫女婿)找到我父親。我父親非常歡迎胡紫青加入??h天門會,并對他說,‘只要是??h天門會的事,不論大事小事,你只管大膽地干’。”楊貫一的兒子楊釗田介紹,胡紫青加入??h天門會后,擔任了參謀長一職。

1940年6月,冀魯豫軍區第一分區司令員朱程派傅凌云(楊貫一表弟)回衛西工作。傅凌云接受任務后,來到楊貫一家,表示想加入??h天門會,楊貫一對此很是高興。

 1940年8月,冀魯豫軍區政治部敵工部長李一非派黃友若到??h了解??h天門會的情況。黃友若經過考察認為,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敵占區的群眾中有很高的威望,他們對冀魯豫軍區,特別是對陳賡、楊得志將軍很欽佩???h天門會是豫北地區勢力最大、分布最廣、會員最多的組織,并擁有部分武器,可利用其身份,掩護我黨的工作。

1940年10月,黃友若帶著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楊得志的親筆信,會見了楊貫一。楊得志在信中表揚了??h天門會敢于與日偽軍作斗爭的民族氣概,并希望楊貫一及其領導的??h天門會能以國家民族為重,與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結成民族統一戰線。楊貫一看了楊得志司令員的信后表示:“我很欽佩楊司令員,今后有需要我做的事情,愿盡力幫忙。”

壯大黨的抗日力量

 楊貫一在其手稿《?;瑴扉T會的變遷》中記述,1940年2月,侵華日軍召集??h天門會、紅槍會等會門首領在屯子鎮開會。侵華日軍軍官沼館伍造讓楊貫一首先發言,以表示對侵華日軍的服從和擁護,楊貫一以喉嚨有病為由拒絕發言。楊貫一的行為激怒了沼館伍造,他大罵楊貫一并用槍指著頭威脅他,還將其拘押了起來。聞訊趕來的千余名??h天門會會員立即將會場包圍,要求日寇放人。

 此后,楊貫一和胡紫青借日寇讓??h天門會維護屯子鎮治安之機,要求屯子鎮的日寇撤軍。日寇認為該條件可以換取??h天門會的“合作”,于是在半年后從屯子鎮撤軍。

“被日寇拘押事件發生后,我父親深感??h天門會組織松散、戰斗力不夠。1940年下半年,在胡紫青的幫助下,把原天門會總會改為?;瑴扉T會總辦事處(下稱總處),各分會改為分處。”楊芹田回憶,“總處還先后成立了總處警衛隊以及直屬第四、第五、第十八中隊,使常備武裝發展到500余人,還建了修械所,共修理裝配輕機槍八九挺、手榴彈近2萬枚。”

之后,中共地下黨員通過多種途徑進入??h天門會各武裝團體,并擔任重要職務,從而使其成為我黨的秘密武裝力量。

1941年2月,冀魯豫軍區又陸續派多名中共黨員加入??h天門會,加強我黨對??h天門會的領導。從此,??h天門會對一些重大問題的決策都是在我黨的領導下進行的。

隨著斗爭形勢的發展和需要,??h天門會的常備武裝隊伍也不斷擴大。到1943年,??h天門會的常備武裝已發展到4個大隊,33個分隊,還有直屬總處的兩個警衛隊、一個便衣隊、一個學兵隊和兩個衛士班,共計3000余人。其間,??h天門會中的黨組織也由一個支部發展到19個支部,黨員增加到260余人。

交通線上顯英豪

 ??h天門會的活動區域是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通往太行抗日根據地、到達延安的交通要道。為掩護抗日的黨政軍干部、戰士及家屬安全過境,??h天門會建立了長達50公里的地下交通線。

這條地下交通線護送了大批黨政軍干部,運送了大批軍需、民用物資。從1941年到1945年的5年內,共護送來往干部戰士4000余人,其中有鄧小平和夫人卓琳、薄一波、楊勇、朱瑞、舒同等。

“‘一定要搞好根據地到延安的交通線,任何時候都不能斷,任何情況下都要確保安全。’在我爺爺的手稿中,詳細記載了共產黨對他和??h天門會維護地下交通線安全的指示。”楊貫一的孫子楊長安說。

1942年8月,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部1000多人奉命開赴延安,選定經由??h天門會所在地段通過日偽軍嚴密控制的京漢鐵路。楊貫一、胡紫青、黃友若、傅凌云便設計讓??h城的日偽軍誤認為來了八路軍的大部隊,使其龜縮城內不敢動彈。隨后,胡紫青等人在夜間護送八路軍順利通過京漢鐵路。

“我曾聽父親講過,1943年,楊得志、楊勇、薄一波、宋任窮等帶領部隊,從冀魯豫軍區沙區辦事處出發過衛河到達太行抗日根據地。1944年夏,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楊勇和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委員兼秘書長舒同,從太行抗日根據地出發,途經??h天門會所在地段返回冀魯豫抗日根據地。1944年冬,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蕭勁光在??h天門會的幫助下,穿過日寇封鎖線,安全抵達太行抗日根據地。此后不久,冀魯豫軍區參謀長曹里懷,也順利通過??h天門會活動區抵達太行抗日根據地。還有肖華、陳光、朱瑞等也先后從地下交通線安全通過。”楊釗田說。

暗中支援根據地發展

 抗戰期間,??h天門會搜集了大量的日偽軍情報,尤其是對我根據地進行掃蕩的準確情報,為冀魯豫軍區抗日減少了損失,保存了戰斗力量。

由于侵華日軍對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封鎖很嚴,根據地經濟十分困難,物資貧乏、糧食不足。為突破侵華日軍的封鎖,??h天門會就以總處的名義,讓根據地派人到安陽、新鄉、開封等地購買所需物品??偺幮扌邓圃斓臉屩?、彈藥也拿出一部分進行支援,總處警衛隊直屬第十八中隊還讓張永祥(中共地下黨員)從敵占區收購各種子彈2萬余發,送往沙區抗日根據地。

在八路軍攻打頑匪孫步月時,??h天門會讓張本生(中共地下黨員)等人將存放在喬村姜廷慶家的200來斤子彈送往前線,支援八路軍。1944年至1945年,??h天門會在蘇村、胡村、老觀嘴村等村莊協助征糧25萬公斤,送往沙區抗日根據地。

侵華日軍掃蕩時,??h天門會還讓根據地的干部群眾轉移到??h天門會的活動區域。八路軍有些傷病員急需醫治,胡紫青、傅凌云等人就把他們安置在??h天門會后勤醫院進行醫治。

成功起義留青史

1945年8月12日晚上,冀魯豫軍區敵工部副部長王樂亭在屯子鎮召集楊貫一、胡紫青、傅凌云、宋在明開會,希望??h天門會迅速起義,奪取最后的勝利。楊貫一表明態度,決定起義。次日,??h天門會各常備武裝集結屯子鎮,通過割電線、搭浮橋、扣留偽警察所人員等方式嚴密封鎖消息,并偵察和掌握敵人動向。

8月14日上午,時任中共高陵(轄區以內黃井店為中心,1949年撤銷)縣委書記劉松波、縣長葛叔華、武委會主任溫俊杰等帶領縣大隊和民兵共5個連前來接應。當日,??h天門會參加起義的600余人在屯子鎮西門里戲樓舉行大會。會上,王樂亭宣布:“??h天門會是黨的秘密武裝力量,在這里堅持斗爭多年,為黨和人民做了不少工作,今天就要光榮起義了。”??h天門會武裝起義后,改編為冀魯豫邊區浚湯支隊(下稱浚湯支隊),楊貫一為支隊長,胡紫青、宋在明為副支隊長。當天下午,浚湯支隊轉移到高陵縣政府所在地井店村。

8月23日,浚湯支隊與其他部隊協同作戰,解放了??h,成立了??h民主政府,冀魯豫四行署委任楊貫一為??h縣長??ш牳木帪榧紧斣ボ妳^四分區基干三團,楊貫一兼任團長。解放戰爭期間,這支隊伍編入晉冀魯豫野戰軍,挺進大別山、征戰云貴川。

至此,??h天門會武裝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行列,??h天門會也完成了其歷史使命,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?;扇龍F編入晉冀魯豫野戰軍離開??h后,楊貫一則繼續留任??h縣長。

“??h天門會起義后,我們全家都隨部隊離開了屯子鎮。我父親毅然把大哥楊硯田、二哥楊藍田,二叔楊成憲、三叔楊成斌送入部隊,隨晉冀魯豫野戰軍南下作戰。”楊芹田介紹,“大哥楊硯田先后參加過魯西南戰役、淮海戰役、渡江戰役、解放大西南等重大戰役,后來在貴州省安順軍分區任人武部部長(副師級)。二哥楊藍田犧牲在大別山,被追認為烈士。二叔楊成憲轉業后為??h財政局農財股長(離休干部),三叔楊成斌轉業后為安徽省阜南縣原民勞局局長、政協副主席。”

新中國成立后,楊貫一曾任原濮陽專署建設科副科長、科長,1954年后任原新鄉地區水利局副局長、局長,1981年在新鄉病逝。

在三角村,80歲的村民崔學良從2000年開始收集整理??h天門會的相關資料,歷經5年編寫了一本《天門風云》。崔學良告訴記者:“楊貫一是三角村的名人,??h天門會是三角村的歷史,后輩人應該記住他們為三角村做出的貢獻。”

(本文部分資料由楊貫一親屬提供)

發布時間:2021-04-15 09:13 來源:鶴壁新聞網
97色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