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仙甫(1888 ~ 1946),名玉堂,字仙甫,號老仙,??h屯子鄉裴莊村人。
他出生在地主家庭,但受辛亥革命和“五四”運動影響,是??h反對封建、提倡民主,反對舊道德、提倡新風尚的先行者。
常仙甫生性耿直,為人忠厚,樂于助人,在方圓幾十里的群眾中有很高的威望。因與貪官污吏勢不兩立,屢遭誣陷,曾兩次入獄。1927 年,國民黨??h縣長周棟伙同地方劣紳郜振方向地方強硬派捐,每兩丁地銀加派兩塊銀元。群眾怨聲載道,苦不堪言。他親赴縣政府呼吁減免,被當局以“有意抗捐,大鬧縣府”罪投入監獄。消息傳出,裴莊一帶千余村民擁進縣府,迫使當局停止派捐,撤銷公款局長職務,釋放常仙甫,斗爭獲得全勝。
1934 年,常仙甫變賣分家所得的土地資助黨的地下工作者,僅留六畝維持一家生計,直到 1945 年??h解放。
1938 年 3 月 15 日,日本侵略軍侵犯縣境,裴莊首當其沖。常仙甫率本村青壯年數百人,憑借土寨,用土槍土炮、大刀長矛,英勇抗擊日軍,打退敵人多次進攻,打死日本侵略軍數十名,給犯境日軍當頭一棒。3月 24日上午,常仙甫協同湯陰司馬一帶民眾伏擊南犯日軍,打死 70人,黨史人物活捉 1 人,炸毀軍車 4 輛,顯示了??h人民抵御外侮、保家衛國的民族氣概和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。
1938 年 7 月,常仙甫到太行山革命根據地找陳賡將軍,請求派人到??h領導抗日斗爭,受到陳賡將軍的贊揚。這年冬天,在冀魯豫邊區抗日武裝支持下,常仙甫與王韻聲在屯子鎮組織了浚、淇、滑、湯民眾自衛籌備理事會,建立武裝常備隊,截軍糧、鋤漢奸,有力的配合了抗日戰爭。
1940 年冬,常仙甫擔任?;瑴扉T會總辦事處副會長。他利用在當地民眾中的威望及廣泛的社會聯系,協助地下黨組織做了大量工作。特別是在團結、爭取、改造天門會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。經他介紹,胡紫青(常的門婿)、傅凌云、李子明等一批黨員進入天門會,為團結爭取天門會創造了條件。他還在自己家里辦起了木匠鋪,用以掩護、隱蔽過境軍政人員及地下工作者,向革命根據地提供軍需物資,向抗大選送了一批革命青年。在 1945 年天門會起義關鍵時刻,他積極努力,保證了起義的順利進行。
1945 年 9 月初,??h民主政府成立,常仙甫被冀魯豫邊區四專署委任為參議員。他在開展減租減息和贖回土地運動中,積極協助政府做工作,為反動勢力所切齒。1946 年 5 月,被國民黨反動派暗殺于裴莊。常仙甫被暗殺后,《冀魯豫邊區報》發文揭露敵人的罪行,并追認常仙甫為革命烈士???h軍民隆重集會,悼念常仙甫烈士。常仙甫故居先后被公布為??h文物保護單位,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,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,鶴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發布時間:2021-02-19 14:33 來源:鶴壁新聞網